运动这份苦,孩子必须吃!让孩子坚持体育运动的8个理由!
不论男孩女孩——只要一在运动场上奔跑起来,大部分孩子都会觉得这种运动的感觉棒极了!许多孩子甚至想真正学体育,成为专业队里的正式一员。为什么坚持体育运动是个好想法呢?因为运动不仅让孩子们快乐,而且也让他们更健康,更易融入社会。
? 体育的魔力
成年人常常发现孩子是非常好动的。必须把孩子天生的好动性激发出来,才能让他们健康成长。运动可以让孩子好好地释放自己过多的能量。和其他朋友一起玩球、一起在球场上奔跑不仅让孩子收获快乐,而且也让他/她收获友谊。
? 和感冒说再见
在晴朗的天气运动能让孩子呼吸大量的新鲜空气,让人不愿外出的阴雨天或大风天也仍然是运动的“好天气”,可以选择更多的室内运动,比如游泳,记住:出门锻炼才能够加强身体的免疫能力,让孩子更好地自主抵抗感冒。天天躺在家里只会越来越懒哦!
? 身体倍儿棒
儿童不需要有目的地去开展力量训练来锻炼肌肉。运动时,肌肉自然而然就出现了。跑、跳、等动作都可以加强孩子的腿部肌肉和上身肌肉,让他/她在完成一系列动作时保持平衡和身体的稳定。
运动的一大好处就是,它不会单独锻炼一个身体部位,而是能够灵活多变、形式丰富地锻炼身体的各个部分。而身体各个部分的肌肉练可以帮助孩子提前防止可能的受伤,也能更好地支撑他/她的骨架发展
? 告别佝偻病
即使是儿童,也有可能患上背部疾病。事实上,儿童背部佝偻、脊柱弯曲的现象太普遍了。德国保险业2010年对儿科医生开展调查问卷,44%的医生表示,过去几年儿童背部疼痛的几率有所轻微上升,13%的医生甚至认为,这一几率大幅上升。主要还是因儿童久坐不动,肌肉缺乏锻炼所致。坚持体育运动有规律、不单一的户外活动可以有效锻炼肌肉,让身体和背部更强健。
? 给孩子处理挫折的机会
? 告诉孩子真实的生存法则
? 给孩子前进的自信
? 坚持不放弃
在俱乐部训练、参与训练的孩子必须学会坚持。训练不是想参加就参加、不想参加就可以不参加的。即使孩子某一天因天气不好而没有兴趣参加训练,他/她仍然应该坚持下去。因为孩子应该明白,如果他/她不去参加训练,等待自己的只有未来的失败。纪律、责任和坚持不懈是运动的孩子能够学到的。
今天,随着家长眼界越来越开阔,越来越多孩子从小发展自己的运动项目,但也容易走一些误区,下面给大家一些建议:
一、孩子感兴趣,而不是家长感兴趣
我的一个朋友,送女儿去学击剑,报班前,俱乐部的教练和管理者反复问了她女儿两次:“你是不是真的有兴趣?而不是你妈妈感兴趣。”
这个问题很有意思。确实,如果孩子只是为了满足爸妈对某些体育项目的“向往”而接受训练,训练的质量不会高到哪里去。对于青少年业余运动爱好者而言,自己感兴趣才是保证“坚持”的主要因素。毕竟,在进入青少年时期,体育运动开始有了“残酷性”,不是玩玩就可以持续下来的。
但孩子的“三分钟热度”还是需要呵护的。关于训练的强度,教练有自己的看法:为了让孩子们维持住兴趣,训练的量和频率都要科学安排,不要每天都训练。更不要每周都抽出一大段时间集中训练,如果训练太多,会使得小运动员到20岁左右就停止发展,等于是提前发掘了潜力,导致未来的枯竭。
她女儿在过去两年参加了许多击剑比赛,期间既拿过全英青少年银牌,也在小组里就以1:5被淘汰,有过自己背包随队去欧洲参加比赛的无助,也面临过比赛中伤到对手的内疚,就这样坚持下来了。
二、抛弃仪式感
不少父母是“设备控”——孩子一旦表示对某项运动的兴趣,二话不说,赶紧买最好的设备,找最好的老师,结果因为花了钱,对孩子的要求也高了,脑子里有了一种“你不学出点成绩来,我这钱不是白花了吗”的想法,反而被绑架了。其实,运动这种小习惯,从家里开始培养,就是极好的。
比如我有一个朋友,是个资深足球迷,有了孩子之后,把家里一间10平方米的房间腾了出来,划出一个小小的球门区间,他跪坐在地上充当守门员,教孩子射点球。
等到孩子大了一点,他就带孩子到院子里去踢球,设备还是很凑合——用一条长椅的椅腿,就当球门,这时的训练是传接球……这样的游戏充满乐趣,父子俩也创造了很多回忆。
现在,他的儿子和他一样,是个超级大球迷。父子俩周末有空就结伴去踢球。
三、尽可能到户外去
室内运动诚然好,但户外运动往往更能给孩子陌生环境的挑战。英国民间机构“国民信托”2012年曾整理1700多名12岁左右孩子的“最喜欢的户外活动”,跑步、长途骑行、登山、山洞探险、野外夜行、在大海里游泳、攀岩、骑马等运动,都在清单上。
这份清单给我们的提醒是,运动给孩子健康体魄,塑造孩子完整人格,但最根源的,是加深孩子对生活的理解和热爱。
所以,万不可让“比赛成绩”成为运动的第一目的,不然,运动就不再是运动,而成了另一种形式的考试,培养出的也只是另一种形式的考试机器。
-End-
点击下方“阅读原文”,进入18万道友的跆拳道论坛
